隨著技術的迅速發展,全球對石化燃料的需求可能提早到最高峰。
這一預測來自英國智庫碳追蹤計劃(Carbon Tracker)9月11日發布的《2020年願景:為何石化燃料將在未來10年達峰》。報告提出,在能源需求走低的背景下,太陽能和風電需求持續成長,並最終取代石化燃料的成長量。因此,全球對石化燃料的需求將在2020-2027年間達到最高峰,且最有可能的達最高峰年份是2023年。
《2020年願景》預測,未來數年間,全球能源需求的年成長率為1%-1.5新北市會計師%,其中太陽能和風電的年成長率約為15%-20%。與該報告的觀點相似,認證諮詢機構DNV GL集團也在近日發布的《能源轉型展望》報告中寫到,煤炭需求已經到最高點,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達到最高點。
2026年,天然氣將成為最大單一能源,並在2050年滿足全球25%的能源需求。儘管石化燃料仍會在未來能源結構中扮演重要角色,但將從目前的約八成降至本世紀中葉的五成,另一半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。
此前,眾多國際組織、研究機構和企業曾對石化能源需求達到最高點的時間進行過預測。在英國石油公司(BP)、美國能源資訊局(EIA)、埃克森美孚各自推出的能源展望報告中,預計全球石油需求總量將在2030-2040年間達到最高點。
可再生能源成本的快速下降,是推動能源轉型的主要原因。研究人員在《2020年願景》中寫道,光能、風電和電池儲存的成本正迅速下降,除去補貼也能與石化燃料相競爭的水平。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(IRENA)預測,到2020年,全球所有主要地區的可再生能源成本都將低於石化燃料成本。
會計師推薦的出路
1.公職、國營事業:很多人會在大四時準備高普考。公職和國營的優點是薪資穩定,工時也不會太多,可以有較好的Work Life Balance。
2.銀行:有些人會選擇考公股銀行,或是其他銀行的職務,如儲備幹部(MA)或是銀行ARM。
3.公司會計或財務:少數人畢業後會直接到產業的財會部門任職,通常是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做幾年累積經驗後,再轉戰產業的財會部門。
4.接家業:家裡有開事務所的人,考個會計師證照後,就可以開心接家業了。
5.會計師事務所(四大):大部分剛畢業的會計系同學都會進會計師事務所,主要是PwC、Deloitte、KPMG、安永,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四間會計師事務所,俗稱Big Four。事務所其實不僅僅只有審計部門(查帳)這個選擇,還有稅務和管理顧問等其他部門可以選擇,但是大部分的人通常都是先進審計部門。雖然你可能剛畢業且辛辛苦苦的考完會計師考試,但這都只是前菜而已,進事務所審計部門考驗才剛開始。事務所工時非常的長,壓力也很大,加班到半夜是很常有的事情,因此不少人從中退出,每一年超過一半的人離職都是常態。
中國、印度等新興市場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成長,以及各國推出的低碳能源政策,也對化石燃料的提前達高點到推動作用。「由於各國具有限制碳排放的需要、呼吸乾淨空氣的渴求,以及對能源獨立的追求,全球化石燃料面臨的監管壓力只會越來越大。」《2020年願景》報告撰寫者金斯米爾·邦德表示:「冬季供暖、航空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引發了消納問題,不會推遲石化燃料需求的時間,這些難題將在石化能源需求下降的收尾階段得到解決。」
《2020年願景》將石化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:創新、達高峰、迅速變革、收尾。
考慮到能源轉型的初期影響已經顯現,研究人員在報告中警告稱,石化燃料行業正在持續受到衝擊,相關企業,特別是煤炭及電力企業需要作出應台北市會計師對。
DNV GL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瑞民(Remi Eriksen)表示:「資金和政策越來越青睞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,能源系統快速電氣化獲得的效率,將超過GDP和人口的成長速度。從目前開始,只需半代人的時間,世界對能源的需求就將減少。」他也提到,2017年可再生能源增加的發電量,已經超過石化燃料的新增發電量,信貸資金的流向也反映出能源轉型正在加速進行。
艾瑞民認為,到2035年,經濟成長和能源消費的成長將不再同向發展,GDP持續成長,能源需求和投資或將逐步下滑。預計能源投資支出佔全球GDP的百分比,將從當台北記帳推薦前的5.5%降至3.1%。
(以上圖文由界面台北開公司推薦新聞授權)
如何設立公司之後好好營運管理,通常我們需要有謹慎完整的財務報表來協助管理者進行分析,如果我們希望財務數字能夠達到理想化,就須要有不斷調整的過程,因為一般在新手開店時,財務數字絕對是很難在一開始就達到理想的標準,就以餐飲業為例,剛開店的時候人力通常會抓比較寬鬆,原因事人員可能還不太上手,或者會有不適任的人員被淘汰,如果一開始的人員就抓得太緊的化,可能會產生客人等待的時間比較長,餐品的品質不穩定,因而人員流動產品人力不足問題就會增加,還有剛開店的時候的備貨量比較難把空,可能比較容易產生耗損等等,因此食材成本就會有可能偏高,所以建議剛開店不要做太多的活動,目標不是放在衝高營業額,而是要把整個營運的流程給搞順暢,讓人員快速上手,等整個營運服務品質相對穩定之後,再做活動增加營業額,就能達到一個相輔相成的效果,基於以上幾個原因,剛開店前一兩個月,只要不要虧損就可以達到正常營運就非常厲害了,後期要積極地透過數字管理,細心地找出問題癥結點並持續改進,相信就可以達到比較好的財務指標,整體公司營運上也會更加的流暢穩定成長。
曾經在四大修練過5年的我,當我拿到記帳士證照後我終於有種自由的感覺,跟我信任的會計師合作,我們接了許多外包的案子,業務相對單純很多,很多都是比較簡單的工商處理,不用常常跑國稅局或者到處打交道,工作時間變得更加彈性,讓我可以工作與家庭之間能夠取得平衡,畢竟在台灣的女生很多還是要面臨結婚生子的問題,在這段時間我還學了藝術彩繪課,工作之餘我可以經營我的興趣,也開了自己的個人小小畫展,這如果我還持續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根本是不可能的,我記得我在四大的那5年沒有回家圍爐過,都被埋在憑證裡面了,而像我現在的接案方式,有時候好一點平均一個月可能有8萬左右的收入,如果在四大當然接案的緊迫,就能讓我們領到夠高的報酬,曾經聽前輩說有記帳是光靠單一事件就賺了六位數報酬,但這種情況是比較少數的,由於我有在四大工作過的經驗,另外我有順暢優異的外語能力也就可以幫助我接下更多的案子,而且現在外商跟跨國企業有越來越多,如果有專業的會計技能還有不錯的語言能力就會很吃香。